为把思政“小课堂”和社会“大课堂”有效融合起来,7月17—19日,威廉体育williamhill(人工智能学院)党委书记贺芳、党委副书记甘长来、控制工程系系主任王军茹、23级辅导员姜祎等一行13人,赴邯郸开展社会实践研学活动。实践活动以“红色足迹寻初心,科技文化助发展”为主题,围绕红色教育、科技企业参观、文化研学等活动,旨在通过“行走的课堂”,让青年学子在实践中深化对邯郸历史文化与发展的认识,将个人成长与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紧密结合,在研学中增强社会责任感,为区域发展贡献青春力量。
红色教育—边区烽火淬初心
实践团在邯郸市晋冀鲁豫边区首府展馆参观学习,于一件件历史文物中追寻革命印记。邯郸作为解放战争战略反攻起点,意义非凡,无数先烈在此浴血奋战,为胜利奠定根基。师生深感敬畏,更加坚定了传承红色精神,勇担时代使命的前行步伐。
赴企交流—智造赋能新发展
师生到访河北邯郸帕克轨道交通有限公司,了解了该企业的主要产品以及研发历程。在与企业负责人交流过程中,师生全面了解了企业近年来的发展历程与用人需求,更加深刻认识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。
在邯郸四达科技有限公司交流时,车间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电机结构和运行机理,将课本中所学的电机理论知识与实际场景紧密结合,使同学们收获了更为直观的认知与理解,并对未来发展的方向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。
文化学习—甘丹文脉新传承
实践团走进邯郸市历史博物馆,重点参观“甘丹风华——邯郸历史文化陈列”,沿史前到近代的脉络,深入了解古城三千年积淀;游览邯宝坊、“成语一条街”触摸城市文脉;漫步邯郸道,领略城市发展;探访广府古城感受其悠久历史与多元文化。
从国宝文物的静默诉说,到市井文化的鲜活呈现,从成语典故的隽永传承,到古今人物的精神回响,实践团不仅见证了邯郸作为赵国古都的雄浑底蕴,更体会到这座城市在历史长河中沉淀的多元魅力 ——它既是刻在文物上的厚重史书,也是融在生活里的生动画卷,更是流淌在血脉中的文化基因,让每一位成员对 “历史文化名城” 的内涵有了更深刻、更立体地理解。
此次实践研学活动是一次深刻的“行走的思政课”。师生在红色教育中淬炼了初心,在企业交流中明晰了使命,在文化学习中坚定了自信;激励着师生们将实践所得转化为前行动力,在传承红色基因、投身科技强国、弘扬传统文化的道路上勇毅前行。未来,实践团将所学运用于实践中,利用人工智能实践成果助力区域发展,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与区域振兴作出青年学子应有的贡献。
图文:姜祎